按合同、预付走流程的必要性

最近在人性上抠目相看得太厉害,实在有点视觉疲劳。这个主题放在桌面很久,但一直没动笔。最近的几个合同也并不容易,感觉是时候现身说法了:

作为一个有幸服务过政府、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并且委托方行业跨度很大的从业者,我也算见识过不少运作管理方式迥异的企业和委托方了。有些委托方通常有一个应用上的明确需求,一个财务预算,一个相对固定的的审美。和他们合作起来,基本是这样的风格:
合同、预付,加上几次书面沟通和样稿的积累和推动后:

尾款也是结得暴风骤雨,让人感受到百忙之中抽不开身的速战速决。
按理说,不用纠结按合同走流程了?
并不鼓励。
为什么呢?
1. 遇到在信任感上高开高走,完全能对自己决策负责的委托方的几率很低。
2. 就算能遇到,也是少数。
3. 就算为数不少,随着多项工作的同时展开,分别有不同的进度,你对流程进度的管理成本也会随之水长船高。
4. 而遇到下面情况的可能性是很高的:

这位某社老编辑在几年前曾经长期合作,期间从沟通交付到付款都没什么问题。
忽然提出需要临时帮助,一般来说都是会应承的。
但这里面显然也存在需要考虑的问题:
1. 约稿人的单位、职务,本次约稿是个人行为还是代表企业的职务行为。(很多上来就说要稿子,但不就自己的职务进行交代的,在不会待人接物的基础上,多半也就埋下了不能对自己言行要求负责的隐患。
2. 正式约稿应有明确的诉求:从尺寸、刊名、发行范围、稿件使用方式,到内容、风格要求、稿酬标准,支付方式和支付时间。(因为有之前的合作,所以这些就被自然跳过了。后面我们就可以看到跳过的后果。)

一番细节讨论,看着也还挺合理的。

这走向就不太对头了。
“看看效果”的说法显然在撇清责任,暗示:“如果有什么情况,不是我能掌握的”。
但进展到这一步作者能说什么呢?
果不其然一直拖到7月23日(也就是截图中的“昨天”),而且是下班时间,编辑才来回话。这时间点看,对方的实际操作已然确定:稿子不用。其次,觉得跟你交代清楚不是“工作上的事儿”,犯不着使用上班时间——和开始使用上班时间约稿的对比,说明了态度的转变。领导说“古装不适合我们刊物”……但开始说要古装的是约稿编辑……这显然是内部意见的不统一。

果然,之前的表述是和猜测吻合的。
约稿的人不能对自己的要求和选择负责。而作者劳动的验收者,并没有实际表达可操作的意向。作者是谁,他们甚至都不知道。以为之前的合作算是一个认识和共识的基础,显然是作者自己的一厢情愿。
那么这当中一旦出现问题,成本由谁出呢?
作者。

期刊和图书、商业插画不同,是没有合同的,而且“预约创作,延期付酬”是它的特征。一般提前两个月进行。作者要是不交稿,编辑就只能临时乱抓——正如这位编辑抓到了我一样。而要是到期不发刊或者临时撤稿,作者就会拿不到钱。所以在这个过程中,编辑和作者之间的信任,就像一辆车的两个轮子,对于共同的行进,缺一不可,非常重要的。

图书出版上,签订合约1年内不出版,合同就会作废。期刊居然能延迟一年?这个今年6月约的稿子,明年8月才用的解决方案,白白让作者等一年多,完全就不算个解决方案。我们刨除通胀等其他因素不谈,只银行活期一年利率,作者也是明明白白地在承受损失。

“帮忙“=”背过”的事儿基本也就是一榔头买卖。对方能这麽做,就说明对对方来说,作者的价值就是这样。具体靠各自领会,不展开说了。
接下来我们看看为何会出现这种操作。

体制的问题出现了。
一个是“人治”,说出不出个客观标准。
另一个就是我曾经和朋友聊到过的“上行下效“——集体眼中没有个人,个人心里也没有集体。
编辑不考虑作者,作者也不考虑编辑。互害模式就是这麽来的。
我会参与这种游戏吗?不会。

好了,话说到这里,相信明眼人已经能看出。事后花时间精力去分辨道理,也不过就是既有损失上的雪上加霜而已。这种事情破坏的是行业运作的信任成本和原本就敏锐的作者对人性体验——行业和社会希望作者表达正能量、真善美,用这种态度和操作可行吗?
再怎样自负的个人经验,也不能改变这样的现实。按合同和流程走并不是作者毫无来由的“不信任”“轴”“拧”“较真”“不好沟通”,这是作者用一次次实际代价和经验积累出来的,自己买单的教训。
要求对方冒着“付出信赖”的危险,成为“好沟通”的人,是需要基础的。这基础可能就是从业者对自己责任的承担,对执行的敦促和保障,以及承认对方劳动的价值。
共勉。

error: ArkSpace 所有内容著作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受法律保护。 如蒙错爱,在保存或传播前,请务必确保已阅读站内“Copyright版权”栏的相关说明。您将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