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敦煌壁画的《九色鹿》,是小时候最喜欢的动画片。
优美的绘画风格、音乐之外,更有关于慈悲、仁义、人性的贪婪和背叛的陈杂之味。每及片末,看到九色鹿优雅的身姿渐去渐远,隐没在青冥高天之中,都不禁悲从中来。想要留住它,却能拿什么挽留呢?鹿因皮、象因牙,怀璧而自罪。多年后听到《Starry Night》,“This world was never meant for one as beautiful as you”,同样的问题依然萦绕心头。
而今方才知道:无法挽留。唯有让自己成为他们在人间的见证和继承者,不失不忘而已。
——————————
又看一遍《九色鹿》,感觉和之前的感动、悲哀完全不同。
采药人埋头跪拜,被小吏拿光了赚来的钱,并没有发出控诉或要求公道,只恨恨地说:“我要去采更多的药,抓更大的蛇!”
扭头看了榜文,又说:“九色鹿,你救过我一次,就再一次帮我飞黄腾达吧!”
而王后要挟国王的最有力说辞是:“我贵为王后,却比不上一只鹿,不如死了的好。”
这是个既没胆色又没眼色的地方;一个没有因果逻辑,冤无头债无主的地方;是个没有正义只有成就的地方;是个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尊贵,体现尊贵的方式就是能为了成全自己,而牺牲他者的地方。
在这样的地方,“贵邦有道,天降祥瑞”的赞颂促成“毛分九色”价值变现为尊贵者的“衣裳”。采药人淹死了解恨,毛驴笑者跑走,国王和王后乃至小吏得了什么教训付出了什么代价吗——“采药人太坏了,做人不可以恩将仇报”?
在这样的地方,采药人的“恩将仇报”不是很正常吗?
佛言。昔者菩萨身为九色鹿。其毛九种色其角白如雪。常在恒水边饮食水草。常与一乌为知识时水中有溺人随流来下。或出或没得着树木。仰头呼天。山神树神诸天龙神何不愍伤我也。鹿闻人唤声。即走往水边。语溺人言。汝可勿怖。汝可骑我背捉我角。我相负出上岸。鹿大疲极。溺人下地绕鹿三匝。向鹿叩头乞为大家作奴。给其使令采取水草。鹿言。不用卿也。且各自去。欲报恩者莫得道我在此间。人贪我皮角必来杀我。于是溺者受教而去。
《佛说九色鹿经》
尔时国王夫人夜梦见九色鹿。意欲得其皮角。即托病不起。王问夫人言。何以不起。夫人答言。昨夜梦见非常鹿。其毛九种色其角白如雪。我思得其皮作衣裘其角作拂柄。王当为我得之。王若不得我当死矣。王告夫人。汝为且起。我作一国王何所不得。王即便募于国中。若有能得九色鹿者。当与分国治。赐其金钵盛满银粟。赐其银钵盛满金粟。溺人闻王募重。心生恶念。我说此鹿可得富贵。鹿是畜生死活何在。便语募人言。我知有九色鹿处。募人便将至王所言。此人知有九色鹿处。王闻大欢喜。王言。汝得其皮角来。报之半国。于是溺人面上即生癞疮。溺人言。此鹿虽是畜生大有威神。王宜多将人兵乃可得耳。王即大出人兵往恒水边。乌在树上遥见王人众来。疑当杀鹿。即呼鹿言。且起王来取汝。鹿故熟卧不觉。乌复言。知识且起。王将兵至。鹿故复不觉。乌便下树居其头上啄其耳。知识且起。王兵围汝数重。鹿方惊起四顾望视无复走地。便往趣王车边。傍人引弓欲射之。王告莫射此鹿。此鹿非常。将是天神耶。鹿即言。莫射杀我。假我须臾。我有恩于国。王问。有何恩。我曾活王国中一人。即长跪重问王。谁道我在此。王言。车边癞面人也。鹿举头看此人。眼中泪出不能自胜。大王。此人本溺在水中。随流来下或出或没。得着树木仰头呼天。山神树神诸天龙神何不愍伤我。我时不惜此命。自投水中负此人出。本要誓不相道。人无反覆。不如水中浮木也。王闻鹿言有惭愧色。我民无义。王即三教其民。奈何奈何受恩反欲杀之。王即放鹿使去。下国中若有驱逐此鹿者当诛汝五属。于是王便还宫。鹿归故处。是时国中众鹿皆来依附数千为群。永不见害。共饮食水草不犯人菜谷。从是之后风雨以时。五谷丰熟民无疾病。其时太平毕命化去。佛告诸弟子。菩萨所行虽处畜生不舍于慈。人兽并度。是时夫人者孙陀利是也。是时乌者阿难是也。是溺人者调达是也。时鹿者我身是也。调达与我世世有怨。阿难有至意得道。菩萨更勤苦行波罗蜜。忍辱如是。
Comment | 最新评论